第一生活网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

花钧婷
导读 大家好,小思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水解酸化池的原理:

大家好,小思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水解池出水氨氮高于进水。

2、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4小时,污泥龄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2.34%,凯氏氮去除率为40.1%,总氮去除率为37.92%。

3、同化实现后,同化去除率一般小于10%,没有硝化反硝化的一般条件,如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等。

4、因此,必须有另一种形式的氨氮脱除反应,并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厌氧氨氧化现象。

5、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6、2、水解酸化池的作用:(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

7、(2)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8、3、水解酸化池的运行过程: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降解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9、在水解酸化池中,反应过程分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进行控制。

10、在水解阶段,复合填料可将固体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11、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

12、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通常很难将其分离。

13、这一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菌。

14、扩展资料:水解酸化池的稳定性:水解酸化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为1000mg/l时,仍能保证出水在200mg/l,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短,土建造价低,操作成本低。

15、额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降低脱水机运行时间,降低能耗。

16、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远远高于其他预处理工艺。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解酸化作用:减小有机物分子量,产生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18、水解酸化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来获得代谢能ATP;能源有机化合物释放的电子一级电子载体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一种转递电子的辅酶),以NADH的形式直接将电子交给内源的有机受体而再生成NAD,同时将后者还原成水解酸化产物(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19、细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级电子载体的辅酶NAD不能得到再生,有效的电子载体就会愈来愈少,脱氢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了。

20、因此辅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发酵)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21、水解-酸化工艺的基本原理水解-酸化工艺可以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的分析得出。

22、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一般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兼性细菌产生的水解酶类将大分子物质或不溶性物质水解成低分子可溶性的有机物,这一阶段主要是促使有机物增加溶解性。

23、第二阶段为产酸和脱氢阶段。

24、它把水解形成的溶性小分子由产酸菌氧化成为低分子的有机酸等,并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25、第三阶段是由产甲烷细菌把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氧化成甲烷、二氧化碳等,并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26、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通常都是一些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纤维素等,这类污染物的降解首先要经过水解过程,而好氧微生物的水解能力很弱,致使有机物降解缓慢。

27、[1]厌氧生物处理恰恰利用了水解-酸化阶段,使一些难降解的物质得到降解。

28、只要适应水解-酸化的微生物菌群生成,就可以使一些难降解的物质得到降解。

29、1967年,人们发现氯代烃在厌氧条件下可以脱氯而分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中间体。

30、[2]在水解和酸化阶段,主要微生物为水解菌和产酸菌,他们均为兼性细菌,利用水解菌和产酸菌,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